Home 关于帮助的思考
Post
Cancel

关于帮助的思考

近日在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,关于帮助留学时印度同学的家人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思考。

回国一段时间之后,印度疫情突然加重。父亲让我联系同学,尽可能地提供帮助邮寄需要的物资。我虽然对于印度的疫情也感到同情,但是由于正在准备考试,询问同学得到否定回答后,便将事情搁置。期间印度的疫情进一步发酵,氧气出现大量缺口。父亲敦促我邮寄一些制氧机到印度,我认可后仍然拖延想等到考试后再寄。等到考试结束后,内心也许是冷漠将这件事淡忘。几天之后父亲重新提起此事,发现我没有照做隐隐的责怪我没有爱心。我感到自责同时也感到委屈和不快。

自责源于我发现自己的冷漠,考试结束后明明有时间可以做但是却把这件事忘记了,也许短短几天就能拯救一些生命也不一定。因为考试而拖延乍一看好像还挺合理,但是进一步的,考试和别人的生命哪一个更加重要呢?“区区一场考试怎么能和生命比较呢?“,“当然是生命更加重要啦”,“你这不是道德绑架吗?”。于是又感到委屈和不快。直觉的感到这有点道德绑架的意思,然而转念一想确实又有点内疚。

人应当帮助别人吗?应该帮到什么程度呢?付出多大代价才算合理呢?怎么样才算是道德绑架呢?如果有道德绑架一说,那么人并不是应当帮助别人的,而应是自发自愿的。相互帮助的是理想的,因此帮助的行为应该得到鼓励和奖赏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不同的帮助并不一样,施助者付出的代价不同,受助者得到的帮助不同。对于施助者而言,过大的代价或者说对代价的过大预期会促使其放弃帮助。然而不同的受助者也会影响决策,家人、朋友、同学、陌生人,这意味着不同的人对于施助者来说有不同的价值。那么每个人是平等的吗?至少对于个人来说并不是。

每个人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着问题,或者说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。而个人是经历塑造的。回到之前帮助同学的话题,父亲在国内经历了疫情的爆发,对于受灾的有着切身的感受。而我那段时间在海外疫情并不严重的地方,对于疫情带来的灾难大多停留在纸面没有唤起足够的共情。因而对于父亲的要求表现的相对冷漠。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普通人无法理解一个得到100块的流浪汉为什么会分一半给其他流浪汉。与普通人的经历不同,流浪汉经历过那样的生活,只有他们才知道50块意味着什么,只有他们才知道身为流浪汉是多么需要这50块。

回到帮助的话题,正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,对于不同的求助会有不同的表现。因此相互帮助不应当成为一种枷锁,不必因为一些人在一些时刻没有伸出援手而划定善恶。一些情况下拒绝举手之劳的人,也许在其他危难时刻能够雪中送碳。不必以一次的选择对一个人下论断。当然并不是说人没有善恶之分,或每个人都是善良的。而是人在我看来像一条流动的河流,所谓士别三日,人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。就像人性是不可测试的,用不存在的情景来测试人性是荒谬的。

或许是为了宽慰我,父亲给我讲了他从前跑长途遇到的一件事。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,一群村民拦下了他的车,让他追上前面的车,说前面的人撞死了自己的养的猪。一段追逐,拦停前面的车后,村民们打了前面的司机一顿并且抢走了他的钱。村民离开之后,司机说村民在敲竹杠,并且他看到父亲是同乡才停下了车,于是忿忿的抢走了父亲身上的钱。父亲自觉有些理亏也没有动手。其实世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,对一个人的帮助未必不是对他人的迫害。帮助与否只在一念之间,在那一瞬间也许并无善恶是非的思考,只是觉的应当或者不应当。

当然我的思考也许仅仅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与开脱,只是为自己的冷漠找一个合理的解释罢了。
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

Frequent Used Commends

《刷新》读书笔记